编纂《宁围镇小年鉴》有根本宗旨是为学校的现实服务,为全体师生“知往鉴来、温故知新”服务,为学校做大、做强、做活服务。有关规定如下:
1. 时限。
年鉴是以上一年度所发生的新情况、新成就、新经验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的学校资料工具书。记载时限从上一年度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。
2. 文体。
年鉴文体兼有说明文和记叙文的特点,应述而不作,不加议论,不加抒情。资料、数据盯绝对准确、可靠。语法要正确,逻辑要清晰。
语言要“准确、严谨、清晰、简明”,不含糊其词,不拖泥带水,无歧义、无漏洞。
标题要以主要事实为基础、简明醒目,不用号召性用语及不确切的形容词,字数一般控制在15字内,最多不超过20字。
文稿一般情况下应用第三人称。
3. 结构。
采用分类编辑法,以卷首、百科、卷尾3个主要部分和类目、条目2个基本层次组成框架结构。
4. 时间。
除总结外,应用具体日期年份副政委用公元纪年,如“2010年”不能省略成“10年”。
5. 校名。
我校的全称是“萧山区宁围镇中心小学”,简称是“宁围镇小”。记述校名时,应遵照规定:“简称仅限于区内使用,面向区外使用和区内发布先进集体表彰名单时一律使用全称”、“使用校名时,或全称或简称,原则上不得使用其他名称”。
6. 数字。
采用阿拉伯数字。但成语、专用名词、文件落款时间、会议名称、星期及习惯用语可用汉字。
7. 名称。
人名除引文外,应直书其名,不加褒贬之词,必要时可以加单位、职务、职称。各种名称第一次出现时均用全称,如多次使用,可在第一次用全称时加注后用简称。
8. 符号。
计量单位符号、标点符号等各种符号,使用时都要符合国家颁布的规定。
9. 序号。
文稿迥层次序号一般采用第一层次为“一”、、“二、”、“三、”,第二层次为“㈠”、“㈡”、“㈢”,第三层次为“1.”、“2.”、“3.”,第四层次为“⑴”、“⑵”、“⑶”,第五层次为“①”、“②”、“③”。如只有两个层次,也可以灵活选用。
10. 图表。
文稿中的插图插表应紧靠有关文字,并要加简明的标题和说明;提供照片画面要清晰。彩照和图表与整部年鉴的组成比例要适当,卷首彩照1-4页,随文插图一般在10-20多幅。
11. 署名。
作者必需署名。每个条目署名人数不得超过2人,超过2人以上时,可署供稿处室名称。每一条目后署责任编辑姓名,以示对所编编辑内容负责。
12. 审稿。
为确保全书统一规范和整体质量,实行三审制:一是供稿处室主要负责人审查;二是责任编辑负责审查;三是主编进行终审。
审稿时,必须认真做好校样的通读校对。要严格审查以下内容:一是稿件是否符合政治标准;二是稿件内容和数据是否准确、可靠,能否外传;三是稿件编写是否符合年鉴规范。
萧山区宁围镇第四小学综合档案室
? ?二○一一年五月